您好,欢迎来到河南云支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官网!
logo
河南云支付
内容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详情

征信“硬查询”太多真的很要命!

发布时间:2020-05-23

点击次数:43

作者:管理员

分享到:

很多人知道征信查询次数会影响借款审批,但并不知道真正的决定因素是:硬查询次数!


如果征信报告上“硬查询”频率高,且用户没有放款或信用卡下卡成功的记录,就说明该人财务状况不佳,银行和金融机构90%会拒绝借款/下卡。


问题来了:

1、征信报告上哪些是“硬查询”?

2、被查多少次不能借款?

3、如何避免征信被查花?


影响借款的“硬查询”


个人信用报告的查询分为:本人查询、信用卡审批、担保资格审查、贷后管理、借款审批、异议查询等。


其中“硬查询”为:信用卡审批、借款审批、担保资格审查。


这类查询记录过多会产生不利影响。



“硬查询”多少次不能借款


作为借款的重要参考因素——征信“硬查询”,查多少次不能借款,甚至于银行都没有标准数据。


从机构和经验总结一些规律:1个月不超过5次,3个月不要超过10次。


某金融机构风控审核员说:我们机构审核是3个月内有4次“硬查询”就有危险名单,8次以上“硬查询”就对不起了!


某银行人士表示,“各家银行对于查询征信的频次要求并不一致,我了解到的情况是一个月不能超过5次,否则可能会影响房贷等借款审批。”


如何避免“硬查询”


✓管住手:需要查征信的借款/办卡,三思后行;


✓看条例:很多借款是查征询的,看清楚《用户协议》,确定不查征信再申请;


✓沉住气:“硬查询”两年后会消失,如果你真的被查几十次,建议先不要申请借款,等到之前的查询减少后再进行借款。


声明:内容来源互联网若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微信后台联系我们删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