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24
点击次数:5
作者:管理员
分享到:
逾期以后,我们所担心的最严重的问题,除了催收,就起诉。
经过最近一两年的整顿,催收的恐惧性大大降低了,一方面国家的管控,另一方面是债务人关于催收知识的普及,让大家能够更加从容的面对催收了。
但是另一个问题,起诉。
大家还是心惊胆颤的,毕竟一旦起诉,就会面临更多的问题。
最近啊,有个朋友反馈了一个催收利用起诉制造的一个催收场景,着实让债务人惊呆了。
因为稍不注意,就会认为是真的起诉了。
先看一张截图吧:
就是一个自称法院的人,加了债务人的微信,发了一张诉讼状给他,说是对方起诉了,最终是要他进行协商。
这里,我们需要普及几个常识点:
1.法院文书,包括诉状在内,统一由中国邮政投递。如果这封诉状是由中国邮政邮寄,并且附带有开庭传票,应诉通知书等材料,那么,就是真被起诉了。快递袋子,也印有法院专递字样
2.现在大多数法院已经开通了电子送达,也就是说,法院文书不一定必须是实质性的纸张打印,并通过中国邮政投递,可以使用电子送达方式送到到当事人手机。一般都是由12306发送的短信信息。
3.法院工作人员,不会私自添加当事人的微信,因为法院审判任何案子,审判过程中所有工作人员,都要遵循回避制度。也就是和案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等或有可能影响案件公平公正审判的人员,都必须回避案件。所以,一般来说,法院工作人员是不会私自添加案件当事人。
更不可能通过添加微信,单独发送诉状给案件当事人的,所以,基本断定,这就是催收自导自演的又一出好戏。
同时这里也提醒大家,逾期以后,为了避免更多的麻烦,个人社交账号,比如微信,QQ,抖音等,不要轻易添加陌生人,最好是把这些账号绑定的手机号解绑或者设置为不可通过手机号添加。
话说回来,即使是真的起诉了,也要正确面对,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恶意逾期,所以,即使起诉,也是民事案件,不会发生大家所担心的坐牢,拘留等等这些风险的。
还是那句话,抓紧时间和精力,尽可能的增加自己的收入,增强还款能力,进而解决自己的债务问题。
债务逾期问题,有需要帮助可以和我们联系